北京二中院:新类型物业纠纷不断出现 发挥司法案例指引作用
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(记者 陈杭)记者11月28日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(下称北京二中院)获悉,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,北京二中院共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案件1622件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广大业主对物业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,新类型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。北京二中院以开展公开庭审、专家示范庭审等方式,发挥司法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,力争实质性化解纠纷,保障民众合法权益。 图为11月28日在京举办的物业纠纷新闻发布会。北京二中院供图 新类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 北京二中院副院长廖春迎表示,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,北京二中院共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案件1622件,分别为2018年536件、2019年228件、2020年206件、2021年269件、2022年212件、2023年171件。上述案件中,调解、撤诉案件为161件,总体调撤率为9.93%。 据悉,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广大业主对物业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,新类型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,主要包括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后产生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、因物业费上涨引起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、以物业管理委员会为诉讼主体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。 其中,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指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、供电、供热(气)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给专业化企业进行社会化物业管理。但部分业主以其未与“三供一业”接收单位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为由,拒绝交纳物业费,接收单位便提起诉讼。此类案件中法院着重审查业主与“三供一业”接收单位之间是否形成了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合同关系。 廖春迎表示,相关纠纷形成原因包括开发商未担负起前期物业服务责任、部分物业服务人服务能力与意识有欠缺、业主委员会未能充分履职等。 促进物业纠纷实质性化解 廖春迎表示,“小”物业关乎着“大”民生,化解物业纠纷,除了倡导物业服务人提升物业服务品质、业主依法维权履行义务、业主委员会提升履职能力等常规动作,北京二中院聚焦诉源治理,联合各方主体,打造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,力争实质性化解纠纷,保障民众合法权益。 北京二中院深化“府院联动”,形成预防和处理纠纷长效机制,组织召开由住建部门、属地街道办、人防办及社区民众参加的联席会,搭建起多方联动的沟通平台,深度探索物业纠纷源头化解,从社会管理层面实现诉源治理。 同时,在司法实践中发掘有指导意义的案件,以开展公开庭审、专家示范庭审等方式,邀请住建部门、业主代表、业主委员会成员、物业服务人代表旁听庭审,释法明理,发挥司法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。 下一步,北京二中院将通过延伸司法职能等多元措施,促进物业纠纷的实质性化解,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,更好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。(完) 【编辑:房家梁】 ,NIGcvdvevr0
- 百度百科_全球领先的中文百科全书
- 百度知道 - 全球领先中文互动问答平台
- 新闻_YNET.com北青网
- 新闻频道_广州日报大洋网
- 融合东西文化元素中国留学生探索戏剧创作新方式
- 各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
- 各地区各部门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着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
- 行走赣鄱看非遗:江西万载古城非遗表演忙
- 2023年中国保龄球巡回赛四川公开赛落幕
- 美国俄勒冈州教师即将结束罢工4万余名学生将重返校园
- 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
- 港珠澳大桥将开通旅游试运营
- 哈马斯官员称或与其他团体达成新的停火协议
- 画家姚钟华:东西融合,基于“互补”归于“自然”
- 昌景黄高铁开通在即南昌铁路“高姐”培训亮新姿
- 江山如画|千年皇家园林晋祠:老景区焕发新活力